自從使用iPhone, 發現健康App可以記錄用藥, 就陸陸續續紀錄了短期的鼻過敏噴劑, 感冒用的緩解藥物, 一直覺得用藥功能堪用但不是很好用.
最近因為手術, 復原階段需要比較多種藥物, 趁機測試用藥的功能, 並稍微整理一下心得, 建議之後的建檔方式.
相關條件:
- 健康App: 分為藥品與記錄兩大類; 另外有一個不是很好用的提醒時間.
- 藥品: 藥名不能改, 其他都可以改.
- 紀錄: 只有紀錄次數與時間, 沒有紀錄數量.
- 藥品有"成分", 商標, 製造商等.
- 從不同醫療機構, 不同時間, 會領取不同數量的藥品.
- 不同階段使用的藥品數量可能不同.
建議:
- 建立或管理藥品:
- 以"商品名"為主要的藥名, 因為這項不能修改; 而且不要加上其他資料.
- 依照藥的外型, 選擇圖示等.
- 若是單一成分與含量, 再輸入含量. (註: 公絲=毫克=mg)
- 用藥時間先選"需要時才使用".
- 在"顯示名稱"輸入中文名稱. (在台灣用到.)
- 在備註第一行輸入"學名藥"或成分相關資料.
- 在備註第二行起, 輸入每次領藥的日期與醫療機構, 若不是每次1顆, 也註明在這邊. 在台灣因為醫藥分業, 建議填診所或醫院.
- 建立用藥提醒:
- 因為每次療程, 可能會有分幾種組合, 例如: 三餐+睡前, 純睡前.
- 所以建議先建立藥品後, 再依個人作息輸入用藥提醒.
- 工作可能會有週休, 而用藥提醒沒有.
- 自由業或已退休, 可以依三餐與睡眠時間設定.
- 對上班族而言, 個人是建議用休假日的作息設定提醒, 而上班日將藥品放好, 用餐後記得服用藥品後輸入App.
- 工作現場不是很固定的情況, 則建議直接選"需要時才使用".
- 養成用藥後馬上輸入的習慣.
- 單一療程結束, 再選擇將藥品"封存".
因為健康App的用藥功能相對單純(簡陋 XD), 而用藥紀錄也只有使用時間與次數, 對於數量並沒有管理, 所以算是在有改版前, 先善用備註的功能, 把重要的領藥單位, 每次數量另外紀錄.